首页 > 最新推送 > 水产养殖

2021年10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华北 东北 华东)

进入10月份,随着养殖水温的降低和水质的改善,池塘养殖鱼类疫病危害程度进一步减弱,但仍应注意以下疫病的潜在危害。

一、病情预测

1. 池塘养殖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同时要注意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的潜在风险,重点关注区域为淡水、半咸水鱼类养殖区。

2. 海水工厂化养殖鱼类:易发生溃疡病、烂尾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海水工厂化鱼类养殖区。

二、防控措施

(一)鱼类病毒病防治措施

1. 发病后,首先对发病池塘进行隔离,防止疫情蔓延。

2. 对发病池塘、池水、养殖工具进行严格消毒。

3. 投喂抗菌药料可减少因继发细菌病而造成的死亡。

(二)养殖鱼类烂鳃病、肠炎病、溃疡病、烂尾病防治措施

1. 更换新水,适时开启增氧机,以改善养殖水体的溶解氧状况,防止因低氧诱发烂鳃病,防止因投喂过量诱发肠炎病。

2. 发生细菌病后,全池泼洒国标渔用消毒剂,投喂含抗菌药物成分的国标渔药药饵5d~7d。


10月辽宁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10月辽宁省气温下降,水温也降低,水产养殖病害高发期已过,各种养殖品种开始收获和进入越冬期。养殖户要注意对准备越冬的种和苗的强化培育,多投喂精饲料,在起扑并塘操作中尽量减少鱼体受伤,10月份是鱼类越冬前的最后生长期,应加强投饵和水质管理,做好鱼类后期饲养管理工作。

一、病情预测

1. 鲤鱼:注意烂鳃、赤皮、出血、肠炎等细菌性疾病。同时注意寄生虫病。重点关注辽宁省主养区和高密度养殖区。

2. 草鱼:注意出血、烂鳃、肠炎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辽宁省主养区和青草投喂多的养殖池塘。

3. 鲫鱼:注意寄生虫病。重点鞍山养殖区。

4.鲢鳙鱼:注意烂鳃和打印病。重点关注辽宁省大水面养殖区域。

5. 大宗淡水鱼:注意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辽宁省中、小型水库。

6. 虹鳟鱼:注意肠炎、烂鳃病。重点关注本溪、葫芦岛地区。

7. 大菱鲆:注意肠炎、腹水病。重点关注葫芦岛、营口、绥中地区。

8. 河蟹:注意花盖病、水肿病、纤毛虫病。重点关注盘锦、鞍山养殖区。

9. 海参:注意化皮病。重点关注辽宁省沿海海参养殖区。

二、防控措施

10月份,海、淡水养殖鱼、虾、贝类等水产品进入收获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也在不断降低,水生生物养殖的各种病害相对减少,这个时期应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注意水质的变化。

1. 适当增加投饵量,抓住2021年养殖的最后时期,育肥养殖品种。

2. 养殖后期,池塘水体的养殖容量增加,再加上10月份昼夜温差大,水体对流强,易发生“转水”现象,从而导致养殖品的浮头和泛池。这个时期要保持水质清新,同时加大增氧量。

3. 10月份水温逐渐降低,海参进入快速生长期。应注意天气的突变和换水造成的水质变化引起的海参化皮病和肿嘴病,可以通过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环境,降低水位促进饵料生物繁殖,创造海参最佳生长条。

4. 对于越冬鱼类,一定要做好越冬池塘水质调节工作。一般在10月中旬左右,排出池塘老水40cm~60cm,全池泼洒杀虫剂,杀灭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减少越冬池中的耗氧因子;全池再泼洒杀菌剂,对越冬水体消毒、杀菌;全池抛洒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月底,再用1次底质改良剂。至冰冻前,水位加至越冬水位。如发生细菌性、寄生虫等各种疾病,需药物治疗,一定要在水产执业兽医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更多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网辽宁省分诊平台选择相关专家咨询。


10月吉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吉林省10月份气温水温逐步下降,昼夜温差较大,养殖品种已基本上市完成,池塘陆续进入越冬前准备阶段。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与死亡率逐步降低,但此时寄生虫病、赤皮病、打印病、溃疡病、水霉病等也偶有发生,因此本阶段仍需做好病害防控工作,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现将常见病症及其防治方法分析如下:

一、病情预测

(一)寄生虫病:主要危害常见淡水鱼养殖品种,吉林省各地区均有可能发生。如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寄生主要症状,检查时鳃丝肿胀发白,黏液增多,出现缺氧浮头症状,严重时大量死亡。如锚头蚤等寄生病鱼身体红点,严重的体表充血掉鳞或溃烂。寄生虫病一般与烂鳃病同时发生,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鱼。

(二)赤皮病: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瘟、擦皮瘟等。此病多发生于2龄~3龄大鱼,当年鱼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松动或脱落,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条稍端腐烂,常烂去一段,呈“扫帚状”,低温季节腐烂处常有水霉寄生,鳃盖有时呈“开天窗”状。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

(三)打印病、溃疡病:

打印病为鱼体患病部位通常在肛门一侧或两侧,或尾鳍基部;初期症状是皮肤出现红斑,随后鳞片脱落,肌肉腐烂,腐烂部位逐渐扩大、加深,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充血发红,状似在鱼体表皮加盖的红色印章,故叫打印病。严重时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本病主要危害鳙、白鲢,从鱼种、成鱼直至亲鱼均可发病,近年来,已发展成重要的常见多发病,对亲鱼危害较严重,各养鱼地区均有此病出现。

溃疡病是高密度单鱼类中养常见的一种病,多发生一些名优鱼类中,在吉林省已发现患有此病的鱼类有鲶鱼、黄颡鱼(嘎牙子)、泥鳅、鲫鱼、鲤鱼,多表现为头背部或体表两侧溃疡,鳍基红肿,腐烂。

(四)水霉病:又称白毛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其病原体常见的种类有水霉和绵霉等属。其症状是:肉眼可见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或粘附于泥粒等棕色附着物,使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终致死亡。草、镛、鲢、鲤、青等鱼都易感染此病。


二、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 养殖池塘应做好水质管理,及时调节水质或换水,使用氯制剂、碘制剂或生石灰等对池水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环境。定期检测鱼病以及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pH、溶氧等。

2. 在拉网、运输、放鱼等操作中,要尽量仔细,减少鱼体受伤,这是预防水霉、赤皮病等发生的最有效办法。拉网后应使用消毒药泼洒,避免真菌感染。

3. 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关注天气变化,减少应激反应,加强巡塘,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4. 放鱼时购买经过检疫的苗种,投放健康鱼苗、鱼种。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传播,以防带入病原,鱼苗投放前用食盐或者高锰酸钾浸浴消毒。

5. 防止盲目用药。一旦发病,要及时咨询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或咨询专家,切记盲目用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治疗方法

1. 寄生虫病,购买并使用国标杀虫渔药,按寄生虫种类发病特点选用鱼药全池泼洒。间隔1d~2d后,使用含氯或含碘制剂进行全池泼洒消毒,防止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2. 赤皮病,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不会感染赤皮病。只有当鱼因捕捞、运输、放养使鱼体受机械损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才会感染赤皮病。因此外用杀菌剂戊二醛、以及含氯消毒剂等。

3. 打印病、溃疡病,打印病、溃疡病用药基本相同,可使用三氯异氰尿酸等进行体表消毒,水体中定期使用消毒剂、或使用生石灰进行水体消菌。还应注意改善水质,降低有机质等含量,定期使用改底药物、益生菌等水质改良剂做为辅助。

4. 水霉病,发病养殖池应使用聚维酮碘或含碘量高的鱼药全池泼洒,使鱼病得到有效控制。


10月上海市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10月份,天气转凉,水温持续降低,昼夜温差较大,养殖水体容易出现上下分层现象。大部分水产养殖品种将在10月达上市规格,即将起捕,在此期间养殖场(户)更需密切关注养殖水体变化情况,避免因水质突变造成养殖品种的浮头、泛塘和中毒等死亡事故,保证养殖收益。

一、病情预测

1. 细菌性疾病:草鱼、鲢鱼、鳙鱼和鲫鱼等易感染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和肠炎病等病害;黄颡鱼易感染溃疡病。重点关注区域为上海市淡水鱼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2. 寄生虫性疾病:草鱼、鲫鱼和鳊鱼等淡水易发锚头鳋病、孢子虫病和小瓜虫病等病害。重点关注区域为上海市淡水鱼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3. 病毒性疾病:要警惕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发生。重点关注区域为上海市鲫鱼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4. 南美白对虾:特别应警惕弧菌病、肝肠胞虫病、白斑综合征以及虾虹彩病毒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上海市奉贤、金山、青浦和崇明等南美白对虾养殖区。

5. 河蟹:易发黑鳃病以及固着类纤毛虫等病害。重点关注区域为上海市松江、青浦、崇明等河蟹主养区。

二、防控措施

1. 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定期换水,灵活投饵,减少残饵对水质的影响。对于发病池塘,可选用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等国标渔药进行拌料投喂治疗。

2. 防治鱼类寄生虫疾病:发病池塘要根据不同养殖品种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特别是菊酯类杀虫药要根据养殖品种谨慎使用,以免刺激病鱼,加重病情。

3. 预防虾类疾病:养成后期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对因天气骤变引发的水体恶化、倒藻等情况,提前应对,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同时,养殖户应尽早对已达上市规格的对虾起捕销售。

4. 预防河蟹类疾病:天气转凉,河蟹的食欲增强,要注重饲料品质,保持充足的营养,及时补充钙质;加强底质改良,及时清理腐败水草;多数河蟹在此时完成最后1次脱壳,养殖户应加强防逃措施,适时适量起捕上市,保证养殖收益。

5. 越冬期间管理:近年来早春时鱼病高发,越冬期间科学管理对预防早春疾病尤为重要。越冬池塘要彻底消毒,有效杀灭敌害生物;及时清淤,防止底泥有机物耗氧产生“氧债层”;越冬期应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以防密度过高造成缺氧死亡;适时提高越冬水位,水深最好保持1.8m以上;加强越冬前营养培育,投喂优质饲料,保证越冬期鱼体能量消耗,增强鱼体自身抗病能力;减少越冬期拉网,防止因机械损伤引发水霉、鳃霉、细菌性溃疡症等病害的发生。


10月浙江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10月份,随着气温水温的下降,养殖生物病害的发生率逐步降低,多数养殖品种进入收获期。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因而要密切注意养殖池塘水环境的变化情况,尽量减少因应激反应、缺氧等造成的损失。

一、病情预测

1. 南美白对虾:外塘养殖大部分已经起捕,大棚养殖对虾应注意虾肝肠胞虫病和弧菌病等,重点关注杭州湾沿岸、浙江沿海对虾养殖区域。

2. 大黄鱼:警惕虹彩病毒病、本尼登虫病等,重点关注浙东、浙南沿海海水网箱养殖区域。

3. 海水蟹类:易发纤毛虫病,重点关注浙东、浙南沿海蟹类养殖区域。

4. 淡水鱼类:易发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和指环虫、小瓜虫等寄生虫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中、浙东淡水养殖区域。

5. 中华鳖:外塘养殖发病逐渐减少,主要为腐皮病、穿孔病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中中华鳖养殖区域。


二、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 预防海水蟹类纤毛虫病等疾病,要及时更换池水,改良底质环境,保持水质清新。同时要投喂优质鲜活饵料,以增强免疫力。

2. 预防淡水鱼类烂鳃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要密切注意水质变化,加强池塘水质管理,秋季昼夜温差大,水质不稳定,水体中的饵料生物变化较大,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水;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保持水质清新。

3. 预防大黄鱼本尼登虫病:本尼登虫卵易附着在网衣上买需定期驱虫和更换网衣,合理规划网箱布局,降低养殖密度。由于网箱养殖较为密集,一旦发病,水体中虫体较多,容易反复发作,因此该病的控制需要有针对性的延长治疗周期,避免反复。

4. 对于达到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要及时起捕,起捕过程中注意操作,避免擦伤;捕大留小或筛选密度的,拉网捕捞后要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细菌和寄生虫入侵损伤的生物体。

(二)治疗措施

1. 南美白对虾弧菌病:发生疑似病情,立即停止投饲,池塘消毒后调节水质,水质改善、不再出现死虾时,重新投喂饲料,并严格控制投饲量。对于已经达到上市规格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应积极起捕销售,以免天气突变引发损失。

2. 海水蟹类纤毛虫病:发病时用硫酸锌等药物全池泼洒;及时将病蟹、死蟹捞出,避免感染其他池塘。

3. 淡水鱼类细菌性疾病:养殖池水体用三氯异氰脲酸粉或含碘消毒剂等消毒剂消毒;同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药物拌饲投喂。国标渔药甲砜霉素粉等对治疗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和赤皮病有一定疗效;治疗鱼类烂鳃病可选用含氯制剂消毒,氟苯尼考粉等国标渔药内服;治疗鱼类肠炎病可选用氟苯尼考粉等国标渔药内服。

4. 中华鳖细菌性疾病:水体用含氯或聚维酮碘等含碘消毒剂消毒,适当加水改善水质;发病时使用国标渔药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粉等拌饲料投喂。

5. 大黄鱼本尼登虫病:通常采用精制敌百虫和硫酸锌配伍挂袋同时配合投喂抗生素治疗。发病时可采用淡水浸洗5min~15min,同时淡水中加入恩诺沙星粉2mg/L~5mg/L的浓度以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口服吡喹酮驱虫,驱虫同时更换网衣。


10月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10月福建省气温将逐渐下降,昼夜温差较大,该阶段多数养殖动物进入养成中后期,部分养殖品种陆续开始起捕上市,分批捕捞时要小心操作,尽量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存塘的养殖动物发生疾病。

一、病情预测

1. 草鱼:易发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闽西北草鱼高密度养殖区域。

2. 鳗鲡:易发烂鳃病、肠炎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闽中、闽西北等鳗鲡高密度养殖区域。

3. 大黄鱼:做好白鳃症、刺激隐核虫病、细菌性溃疡病等的预防,重点关注闽东地区大黄鱼高密度养殖区域。

4. 对虾:易发弧菌病、肠炎病等,重点关注闽南地区对虾高密度养殖区域。

5. 鲍:重点预防弧菌病等,重点关注闽东、闽南等鲍养殖集中区域。

二、防控措施

1. 细菌性败血症:

(1)加强饲养管理: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饵料。

(2)加强生产管理:养殖工具尽量做到专池专用,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

(3)病害流行季节,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每半个月1次,以调节水质;食场定期用漂白粉等进行消毒。

2. 鱼类细菌性烂鳃病:主要是加强水体消毒,定期使用碘制剂、氯制剂等杀菌消毒。疾病早期可将病鱼移入水质优良、水温稳定的水体中,并投喂优质饲料;疾病严重时可采取外泼消毒药或外用药与内服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3. 弧菌病:

(1)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仔细观察养殖动物的活动、摄食和体色有无异常。

(2)加强饲养管理:放养健康苗种,并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饵料;高温季节应适当加强换水,并提高水位。

(3)在流行季节,可定期用大蒜拌饲投喂进行预防。


10月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10月份,随着气温水温的降低,山东省各地水产养殖病害发生逐步减少,大多养殖品种进入收获期,但仍需加强水质调控、养殖管理,预防突发养殖病害,保障渔民增产增收。

一、病情预测

1. 淡水鱼类: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等,重点关注内陆淡水鱼高密度养殖区。

2. 海水鱼类:易发生肠炎病,重点关注鲆鲽鱼工厂化养殖区。

3. 甲壳类:对虾类易发生白斑综合征等疾病,重点关注对虾高密度养殖区。

4. 刺参:易感染腐皮综合征,重点关注沿海刺参养殖区。

二、防控措施

1. 养殖后期,可通过适时加注新水、使用增氧设备、施用微生物制剂等措施调控水质,预防养殖生物发生缺氧浮头。即将收获上市的品种,可适当增加投饵量,育肥养殖品种。越冬的养殖品种,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VC等,增强养殖生物体质,提高成活率。

2. 预防淡水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可使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每半月用1次;发病时,全池泼洒生石灰,每周2次,同时可拌饲投喂大蒜素或氟苯尼考,连用4d~5d。

3. 预防鲆鲽类的肠炎病,要注意养殖用水须经严格过滤或消毒,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控制投饵量,使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减少幼杂鱼使用量。发病时,及时隔离、清除病鱼,并加强吸污,加大换水量,同时注意养鱼池及工具及时消毒。

4. 对于对虾类的白斑综合征等疾病,应以防为主。加强生产管理,通过定期换水、适量投喂、适时增氧、施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等措施调控好水质和底质。

5. 预防刺参的腐皮综合征,要注意控制养殖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发病后,及时将发病个体拣出,全池泼洒聚维酮碘、二氯异氰尿酸等进行消毒,全池施用沸石粉或活性炭粉改善水质。


相关推荐

{{ item.title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