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推送 > 水产养殖

4月水产养殖要避开的雷区!

 

1.jpg

4月春浓,水温逐渐上升到20℃以上,此时的天气反复多变,阴雨天多,寄生虫和细菌繁殖特别活跃,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多发,需要重点预防,并作好防控准备,加强日常鱼塘管理。


病情预测


01、鲤春病毒血症

可感染所有规格的鲤,1龄以下的幼鱼最易发病,水温在12-18℃时流行,易感品种包括鲤、锦鲤、鲫、金鱼等。鲤鱼主养区和鱼种场站应重点防控。


02、锦鲤疱疹病毒

可感染鲤鱼苗和成鱼,一旦感染,发病快,死亡率高达80-100%,水温18-28℃时易流行,易感品种包括鲤、锦鲤及其变种。鲤鱼主养区和鱼种场站应重点防控。


03、水霉病

此病发生频繁、分布广泛,从鱼卵、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生。池塘养殖、池塘内循环养殖及高密度流水养殖均有分布。


04、烂鳃病、赤皮病

主要在鲤、鲫、草、鲢、鳙、鲈、鲶等养殖品种中发生,全省均有分布。


05、白斑综合征

一般水温在18~30℃时易暴发,主要危害对象为克氏原螯虾等,小龙虾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06、小瓜虫病、车轮虫病

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斑点叉尾鮰、鲶鱼、鲤鱼、草鱼等养殖品种及观赏鱼类均可寄生,全省各养殖区域均有分布。


防控措施


01、具体措施

适时通过分塘转移成鱼、增加商品鱼加工量或采用冷冻保鲜等措施,减少成鱼存塘量,降低池塘养殖密度。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鱼体受伤或引起应激反应。

投放健康种苗,从正规苗种场购买经检疫合格的苗种,入塘前对苗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带入,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发生。


02、加强生产管理

彻底清塘:消除淤泥,采用生石灰、茶麸、漂白粉、菊酯类、辛硫酸等清塘消毒,杀灭杂鱼害虫等,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

调配好池塘水质,多点设置增氧设备、定期监测和消毒,培养出“肥、爽、嫩、活”的水体,为鱼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jpg

合理设置养殖密度,及时捕大留小,在苗种转塘、投放时,规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引起病原菌感染,定期消毒养殖工具。

定期杀虫消毒,不要随意加注外源水,以防引入病源。

水温回升,鱼类摄食活动增加,依据摄食情况逐步增加投喂,增加幅度不超过20%。定期使用酵母多糖拌料,增强鱼虾体质,提高存活率。

3.jpg

相关推荐

{{ item.title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