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养殖鱼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会遇到鱼类死亡问题,碰到这种问题时应该及时判断、对死鱼及水体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总体来说,鱼类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如鱼病、缺氧、有毒藻类毒害、化学物质中毒等。现将各种致死因素归纳如下:
一、判定氨氮毒死的鱼
1、发生的时间:氨氮中毒多发生在连续晴天的午后。
2、症状:发生氨氮中毒的鱼塘,绝大部分鱼类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最后浮上水面呼吸减慢,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刚死的鱼体有一股明显的氨水味,水体中氨氮的浓度应在8ppm以上。
二、判定因缺氧死鱼
刚开始表现为鱼浮头,如池内氧气得不到及时补充,缺氧加剧,就会发生死亡。一般水质过肥、养殖密度过大的水域,于高温季节发生,如遇大风、降雨等剧变天气,池水混合流转,极易发生缺氧死鱼。缺氧死鱼有明显的顺序,先是鳊鱼、鲢鱼,后是草鱼、青鱼,最后是鲤鱼、鲫鱼,如果混养青虾、鳜鱼等不耐低溶氧的品种,它们往往最先浮头。持续时间较短,从浮头到死亡只有数小时。采用增氧措施,可挽救一部分鱼类。
三、判定碱(高PH值)中毒致死的鱼
绝大部分鱼类在池中乱游乱窜,最后鱼体在水表面失去平衡而死亡,体表附着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有大量分泌凝集物。
若亲鱼催产时药物剂量过大导致亲鱼死亡,症状也是一样的。
四、判定电击致死的鱼
一般当进入水域的电源的电压足以击伤鱼类才会发生死鱼,且局限于电场范围内,死鱼不分品种、年龄,死亡量相对较大,反应期极短,无季节性.一旦出现死鱼,必须尽快搞清原因,采取对症措施,制止死亡,减少损失.
五、判定农药毒死的鱼
被农药毒死的鱼,腹鳍是张开的且硬,嘴巴和鳃盖不易拉开,鱼的颜色呈紫红色或呈褐色,用手掰鱼体不易弯曲,失去鱼固有的鱼腥味,气味异常,甚至有农药味,苍蝇很少叮咬。
六、判定鱼病致死的鱼
鱼病:只有患了病,并到了严重程度的种类才死亡.鱼死前有鱼病的基本特征,如离群独游,体色、运动、泳姿异常;死鱼数量逐日增多;治疗或环境改变可以减少死亡;死亡多在发病季节里出现.持续时间长.间较短,从浮头到死亡只有数小时。采用增氧措施,可挽救一部分鱼类。
七、“识水”判断鱼类死亡的分析
发生鱼类死亡水体的气味:水体存有臭味、霉味、酸味、有毒物质特有的异味等,以便查证水体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
发生鱼类死亡水体的水色:是正常水色还是黑色、灰色、红棕色、铜绿色等异常水色,以便查证是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有毒水质或其他问题水质。
八、“看天”判断鱼类死亡的分析
死亡鱼类发生的时间:发生在光照的白天还是午夜过后至黎明的时段,以便查证在以上时段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缺氧或其它病症等。
死亡鱼类发生的季节:发生在春末、秋初还是夏季高温时段,以便查证在以上季节里出现鱼类死亡的成因,如出血病、虫害病还是中毒事故等。
九、“辨物”判断鱼类死亡的分析
死亡前鱼类的形态特征及鱼体上的附着物:分别从鱼类体表、鳃部、眼球、鳍部及内脏,尤其是体表和鳃部有无附着物等方面诊断查证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他水生生物的状况:例如水生植物的颜色、其他水生动物的活动情况和摄食情况,有无死亡等异常现象,以便查证发生鱼类死亡的普遍性或特殊性。
死亡的品种及发生形式:死亡的品种上有无选择性,是孤立发生的还是流行发生的,以便查证鱼类的耐氧性、耐毒性、流行性、特殊性等问题。
死亡前鱼类的反应:从鱼类活动上、摄食情况上来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
死亡速率:是短时间死亡还是死亡前有一个明显死亡前期或逐渐死亡,以便查证可能发生在生物体上的问题。
要解决水体缺氧
就要知道水体中溶氧的来源!
1.水中溶解氧的来源:
① 溶解氧的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
② 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
③ 人工增氧机增氧;
2.水中溶解氧被消耗掉的途径:
① 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
② 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
③ 水生动物(包括养殖鱼类)的呼吸作用所消耗。
我们在养殖鱼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会遇到鱼类死亡问题,碰到这种问题时应该及时判断、对死鱼及水体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总体来说,鱼类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如鱼病、缺氧、有毒藻类毒害、化学物质中毒等。现将各种致死因素归纳如下:
一、判定氨氮毒死的鱼
1、发生的时间:氨氮中毒多发生在连续晴天的午后。
2、症状:发生氨氮中毒的鱼塘,绝大部分鱼类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最后浮上水面呼吸减慢,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刚死的鱼体有一股明显的氨水味,水体中氨氮的浓度应在8ppm以上。
二、判定因缺氧死鱼
刚开始表现为鱼浮头,如池内氧气得不到及时补充,缺氧加剧,就会发生死亡。一般水质过肥、养殖密度过大的水域,于高温季节发生,如遇大风、降雨等剧变天气,池水混合流转,极易发生缺氧死鱼。缺氧死鱼有明显的顺序,先是鳊鱼、鲢鱼,后是草鱼、青鱼,最后是鲤鱼、鲫鱼,如果混养青虾、鳜鱼等不耐低溶氧的品种,它们往往最先浮头。持续时间较短,从浮头到死亡只有数小时。采用增氧措施,可挽救一部分鱼类。
三、判定碱(高PH值)中毒致死的鱼
绝大部分鱼类在池中乱游乱窜,最后鱼体在水表面失去平衡而死亡,体表附着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有大量分泌凝集物。
若亲鱼催产时药物剂量过大导致亲鱼死亡,症状也是一样的。
四、判定电击致死的鱼
一般当进入水域的电源的电压足以击伤鱼类才会发生死鱼,且局限于电场范围内,死鱼不分品种、年龄,死亡量相对较大,反应期极短,无季节性.一旦出现死鱼,必须尽快搞清原因,采取对症措施,制止死亡,减少损失.
五、判定农药毒死的鱼
被农药毒死的鱼,腹鳍是张开的且硬,嘴巴和鳃盖不易拉开,鱼的颜色呈紫红色或呈褐色,用手掰鱼体不易弯曲,失去鱼固有的鱼腥味,气味异常,甚至有农药味,苍蝇很少叮咬。
六、判定鱼病致死的鱼
鱼病:只有患了病,并到了严重程度的种类才死亡.鱼死前有鱼病的基本特征,如离群独游,体色、运动、泳姿异常;死鱼数量逐日增多;治疗或环境改变可以减少死亡;死亡多在发病季节里出现.持续时间长.间较短,从浮头到死亡只有数小时。采用增氧措施,可挽救一部分鱼类。
七、“识水”判断鱼类死亡的分析
发生鱼类死亡水体的气味:水体存有臭味、霉味、酸味、有毒物质特有的异味等,以便查证水体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
发生鱼类死亡水体的水色:是正常水色还是黑色、灰色、红棕色、铜绿色等异常水色,以便查证是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有毒水质或其他问题水质。
八、“看天”判断鱼类死亡的分析
死亡鱼类发生的时间:发生在光照的白天还是午夜过后至黎明的时段,以便查证在以上时段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缺氧或其它病症等。
死亡鱼类发生的季节:发生在春末、秋初还是夏季高温时段,以便查证在以上季节里出现鱼类死亡的成因,如出血病、虫害病还是中毒事故等。
九、“辨物”判断鱼类死亡的分析
死亡前鱼类的形态特征及鱼体上的附着物:分别从鱼类体表、鳃部、眼球、鳍部及内脏,尤其是体表和鳃部有无附着物等方面诊断查证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他水生生物的状况:例如水生植物的颜色、其他水生动物的活动情况和摄食情况,有无死亡等异常现象,以便查证发生鱼类死亡的普遍性或特殊性。
死亡的品种及发生形式:死亡的品种上有无选择性,是孤立发生的还是流行发生的,以便查证鱼类的耐氧性、耐毒性、流行性、特殊性等问题。
死亡前鱼类的反应:从鱼类活动上、摄食情况上来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
死亡速率:是短时间死亡还是死亡前有一个明显死亡前期或逐渐死亡,以便查证可能发生在生物体上的问题。
要解决水体缺氧
就要知道水体中溶氧的来源!
1.水中溶解氧的来源:
① 溶解氧的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
② 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
③ 人工增氧机增氧;
2.水中溶解氧被消耗掉的途径:
① 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
② 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
③ 水生动物(包括养殖鱼类)的呼吸作用所消耗。